?
医药网1月3日讯 1月1日后
,新版《医保目录》亦在全国落地
。
据南都药企发展与合规研究中心昨日了解到
,广东省医保部门已发文要求执行新版《医保目录》
,其中广州市内部分三甲医院已将医院内系统目录进行切换
。这也意味着
,部分患者将享受到部分“天价药地板价”的福利
。
虽然过去“天价药”大幅降价
,有可能对部分产品营收数据产生影响
。但南都记者梳理发现
,部分产品降价进入医保后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放量
,有药物甚至在入医保后第二年放量达180倍
。
而对于未来哪些药物有可能进入医保
,业界认为具有创新性且有较大临床价值的药物将进入医保
。未来医药市场可能为跨国药企
、已转型创新的仿制药企及以创新为主导的新型药企竞争的格局
。
部分公立医院已切换院内目录系统
根据国家医保局方面要求
,新版《医保目录》必须在今年1月1日实施
,要求各省相关部门在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前
,完成医保谈判药物的挂网和采购工作的同时
,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做好衔接与落地
。
据南都记者了解
,目前全国各省
、市和自治区正先后在今年1月1日前后宣布实施新版《医保目录》
。其中在元旦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
,广东医保部门已发文
。
昨日
,广东省医保局联合广东人社厅印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的通知
,要求各地市部门执行新版《医保目录》
。其中省医保局方面要求
,尽快更新药品代码数据库
,完善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做好更新后的药品代码数据库在定点医药机构信息系统中的使用
。
南都记者还留意到
,省医保局还要求各市要执行《药品目录》
,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
,不得对《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商品名进行限制
,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
。
据南都记者了解
,去年国家医保部门已明确不得在地方《医保目录》中新增乙类报销品种
,且过往已纳入的品种需要进行清退
。这也意味着
,在跳过省级增补乙类药品流程后
,新版《医保目录》在广东正式落地
。
据南都记者了解
,医疗机构要执行新版《医保目录》
,则需要对医院内系统目录进行切换
。对此昨日南都记者向广州市内多家三甲医院进行采访了解
,受访医院表示目前医院内的系统目录已切换为新版《医保医保》目录
,并已经开始运营结算
。
“由于此前已经做了相应准备
,因此本次切换新版《医保目录》并未有太多困难
。”广州某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
,与过往不同的是
,由于本次《医保目录》系严格依据国家《医保目录》进行
,因此对于医院负责医保结算的部门还需要将此前省级《医保目录》中自行增补的药物进行核减和清退
。
“与过往目录‘大同小异’相比
,相关核对的工作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但具体新增了哪些药物进行结算
?增加了多少国家谈判药物
?我这边暂时还没有具体统计
。但可以肯定的是
,去年被列为重点监控的20多个品种已经被清退了出去
。”上述负责人说
。
部分产品降价入医保后产品迅猛放量
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新版《医保目录》中
,谈判降价进入医保的药物平均降幅为60.7%
,部分进口药品甚至给予了全球最低价
。但是实行低价后
,部分业内人士也担心,药物大幅降价后除需要保障供应问题外
,还可能打击生产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
其中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曾在去年提醒
,药价大降后
,应警惕药品生产质量和产能风险
,并称“药品研发对时间和金钱投入巨大
,如果仅以生产成本定价,会打击药企的研发积极性”
。
对于本质上以盈利(收回研发成本
,继续投入新研发)为目的的药品生产企业而言
,主营和创新产品大幅降价
,必然会对产品的营收数据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变化
。其中吉利德全球副总裁罗永庆此前曾向媒体笑言
:“很多人也问尊龙凯时
,尊龙凯时的创新药进入医保后还能挣钱吗
?”
虽然短期内产品带来的营收大幅“缩水”可能是企业要经历的“阵痛”
。但实际上
,南都记者梳理部分数据显示
,即使大幅降价
,部分针对如肿瘤等领域的产品
,其带来的放量效应却更为可观
。
以跨国药企为例
。2017年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后出现短期断供的罗氏曲妥珠单抗
,根据药融圈
、健康界及信达证券等多项样本医院统计数据显示
,该产品在样本医院中销售金额约合9亿元
。但是在降价75%进入医保后
,2018年曲妥珠单抗超过14亿元
。根据罗氏的财务报告显示
,该产品在中国市场2018年全年销售额就达到34亿元人民币
,而在去年上半年
,该产品在中国销售增长同比增144%
。
南都记者发现
,降价后出现大幅放量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跨国药企
。例如2018年谈判进入医保的辉瑞克唑替尼(降价71%)
、强生(西安杨森)的伊布替尼(降价65%)
、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降价71%)以及勃林格殷格翰的阿法替尼(降价39%)
,分别在2019年销售样本量同比增速16倍
、180倍
、44倍及144倍
。
另外从国内药企中
,正大天晴的安罗替尼谈判价格降幅45%
,2019年销售样本量同比增速为上年同期的1188倍
。
未来创新药或成进入医保******
在庞大的放量效应下
,相关药企对于医保谈判也是纷纷响应
。根据医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新版《医保目录》发布后
,曾表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均被纳入谈判目标
,而且未来医保药品目录“有望实现每年动态调整”
。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
,从已经执行的四次医保谈判中
,肿瘤
、慢性病(包含糖尿病
、肝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创新性药物均系医保部门纳入谈判的目标
,另外包括罕见病药
、儿童药物也是去年医保所重点关注的部分
。
与此同时
,有新药也意味着有“旧药”退出
。去年国家相关部门曾将20种辅助用药列入重点监控名单
,而在新版《医保目录》中部分曾在医保中的重点监控品种被剔除
。而南都记者还了解到
,包括天津
、江苏
、湖南等多个省市
,将此前纳入地方医保且为地方重点监控的药物逐步剔除出医保
。
从相关部门以及谈判结果
、目前各省不得新增乙类药物以及剔除部分疗效边缘化但医保资金占比大的药物等情况来看
,新上市
、临床价值高的创新性药物均有可能系医保所关注的目标
。而且进入医保后
,部分创新药可通过直接进入国家医保的途径
,加速了进入流通渠道进行放量
。
对此
,建信资本总裁苑全红亦表示
,医保变化对创新药物发展是有利的
。在医保的倒逼下
,未来中国的医药市场可能形成跨国公司
、具有一定资金规模
,且由仿制转型成创新的公司以及有研发能力和技术的新公司共同竞争的格局
。
万联证券研报认为
,结合前期医保谈判品种后续市场表现来看
,新纳入医保品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有利于鼓励行业迈入以创新投入换新品、以新品换市场的良性产业循环
;上海证券在研报中指出
,医药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可能会持续分化
。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丰富产品线
、较强研发能力
、处于优质病种赛道的创新药企
。
患者享受天价药“地板价”
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
,新版《医保目录》通过谈判形式
,将97个药品(70个新增
,20个续约)通过降价等形式进入医保目录
。但在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前
,47个企业在谈判后采取价格保密
。
以丙肝药物为例
,南都记者根据相关药物公开价格了解到
,艾尔巴韦格拉瑞韦为712.86元/片
、来迪派韦索磷布韦为773.57元/片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828.57元/片
。但如果按照平均降85%且乙类药物统筹报销70%进行测算
,符合报销标准的患者则分别自费32.08元/片
、34.81元/片和37.29元/片
。
另外随着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后
,南都记者留意到
,部分价格保密的药品售价亦逐步通过互联网“浮出水面”
。例如网传恒瑞医药的吡咯替尼
,其80mg×14/瓶降价后为1204元
,降幅66%
;而160mg×28/瓶为4093.6元
,降幅约58.89%
。其中一名服用该药物的患者的家属向南都记者表示
,在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前
,其每个月需自费负担29879.64元(160mg规格)的药费
,但在《医保目录》执行后
,其测算每个月自费仅需要3324.24元左右
。